“隐患同比下降9.6%,‘三违’同比下降12.5%,保持了4600天安全生产‘零’事故……”5月16日,准备入井的霍州煤电晋北煤业董事长、总经理裴保强告诉记者,该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平稳的安全生产态势,主要得益于在管理、技术、操作各层面践行杜邦安全管理理念、借鉴华为做法,创新推行“123”精益安全管理模式,由此使矿井安全生产步入了持续改进平稳健康的良性循环。
悬赏找隐患 保安促生产
“没想到很快就奖励我500元,还给我颁发了‘安全功勋’证书,我和工友们主动查隐患治隐患的积极性变得更高了。” 晋北煤业皮带队职工周超所说的‘没想到’,指的是5月19日他发现井下强力皮带冒蓝色烟雾,立即叫停并查出隐患、排除故障,由此受到了奖励和表扬。这是晋北煤业创新“123”精益安全管理模式的其中一环。
晋北煤业安全管理部部长姚世平告诉记者,“从2020年起晋北煤业建立‘安全功勋’奖励机制以来,今年已累计奖励23人次、3.85万元,对排查举报重大隐患的井下一线员工最高奖励5000元。”
2022年,晋北煤业结合安全管理实际,确立了“一年巩固、两年提升、三年本安”的杜邦体系建设三年规划,创新推行“123”精益安全管理模式。具体内容包括:一是保障安全生产,二是杜绝隐患、杜绝违章,三是提升职工操作水平、提升现场标准化水平、提升本质安全水平,努力实现从“零事故”向“零隐患”“零违章”的转变升级,着力通过管理、技术、操作各层面全方位、全流程、全督查的精益安全管理,做到事前预防、事中管控、事后警示,确保顺利完成了矿井安全生产指标任务。
升级“双预控” 冲刺“零隐患”
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,解决不了问题是最大的困境。晋北煤业党政通过“关口前移、源头治理”,提前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,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。
“我们将双重预防管理系统智能化升级,强化风险辨识,挖出潜在隐患。”裴保强说,他们在防控过程中应用“1+4+N”风险辨识模式,严格风险管控五级(矿、科、队、班组、岗位)责任落实,从源头杜绝因风险失控而导致的各类事故隐患。
“5月3日早班,主斜井人车司机吉志刚突然从井下打来电话,说发现正在运行的人车钢丝绳的每股夹缝之间偶有断丝。我告诉他赶紧停机闭锁,并立即汇报值班领导。之后经专业人员现场评估,发现是由于人车运行时间长、负荷大等原因才出现的断丝现象。公司及时更换了钢丝绳,避免了更大隐患事故的发生。”晋北煤业调度员秦卓凯说。
在前往晋北能化参加安全例会的途中,晋北煤业综采队队长郭忠红一路都在聚精会神地摆弄手机。他为什么如此投入?同行的记者注意到,郭忠红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着“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管理信息系统”,原来他正在对5—406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不到位问题进行认真分析评估、填写意见。
“从2021年10月份起,我们已将双预控系统从电脑延伸到手机APP,无论在什么地方,都能及时点开手机开展工作,一部手机便可完成对安全风险的从智能推送到全面分析、及时更新,再到分系统、分专业排查与严密防控。”完成操作后,郭忠红饶有兴趣地向记者“解密”。
多管齐发力 全员挖隐患
“在刚刚结束的专班考试中,我综合成绩名列前三,单位奖励了800元,现在工友们也纷纷主动报名参加夜校和专班学习。”5月17日,正在晋北煤业办公楼二层夜校素质提升专班苦读‘充电’的维运队员工郭文华告诉记者。
从今年1月起,晋北煤业设立职工素质提升专班,内聘公司领导、专业技术人员,外聘专家学者、大学讲师,紧扣矿井安全生产实际解读安全生产新法规、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。目前,该夜校共开办通风、机电、安全等13个专业的素质提升专班,学员达108人。“我在专班学到理论知识之后,得空就约几个同事一起去矿实操基地模拟训练接线,互相指点、互相交流,技能都提升得特别快。”综掘二队井下电钳工刘东东说。
与此同时,晋北煤业还创新出台一系列实用管用安全管理措施,辨风险、防隐患、保安全。
惩戒激励双管齐下很实用!“根据我提出的‘更换皮带底托辊简易装置’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,就提前10天结束了‘三违’学习班,还确实学习到了很多有用实用的知识和技能。”皮带队员工乔荣亮说。晋北煤业对“三违”人员实施“131”管理法,规定严重“三违”人员停工一个月住班强化学习,通过针对性强化培训、参与隐患治理角色互换培训、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核减住班惩教天数,惩教和激励并施,作用明显。
蓝军很管用!“4月份我不仅查找出16条风险隐患,也在查隐患过程中增强了安全洞察力、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心。”2月份加入晋北煤业“安全监管蓝军”队伍的安全管理部员工苏伟告诉记者。今年1月,晋北煤业将具有3年以上井下经验的大学生参照“五人组”运行模式,组建“安全监管蓝军”安全督察队,一举两得地发挥出了培养青年骨干人才、发挥生力军作用。
全员防控有用又管用!晋北煤业开展安全风险“三辨识、三评估”,全员参与对井上井下工艺、工序、过程进行风险辨识管控,对所有装备、设施、材料本质安全性能进行评估,累计辨识风险549项、评估设备等本质安全性能367项,并全部进行了优化改进,从源头上防治了隐患,也形成了可复制的经验。